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9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。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,全面分析了我國民族工作面臨的國內外形勢,深刻闡述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針。
  連日來,會議引發社會各界強烈反響,有關人士認為,新中國成立以來,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得到了較快發展,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,民生不斷得到改善,取得了振奮人心的發展成就。
  會議指出,民族地區交通建設,既要打通對內對外聯繫的“大通道”,也要暢通與“大通道”聯繫的“靜脈”、“毛細血管”。建設一批重大飲水調水工程、大型水庫和骨幹渠網,同時支持地方搞好水利設施建設,全部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。
  “一輩子都吃水窖的水,現在有了自來水,乾凈不說,洗衣、做飯方便多了,再不用去外面拉水吃了。”今年73歲的海心蓮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三營鎮團結村村民。談起身邊的變化,老人感受最深的莫過於基礎設施的改善。
  “會議回顧了近年來我國少數民族事業發展,成就令人矚目。”四川大學人權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周偉表示,當前,國家的民族政策更加務實,也更有針對性,如通過開展包括針對民族地區的扶貧工程、牧民定居點建設、地質災害地區的安居工程等,側重於把原則轉化為具體的幫扶政策。
  會議強調,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讓各族群眾過上好日子。既要堅持不懈抓發展,不斷擴大經濟總量,為民生改善提供堅實基礎,也要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,促進社會公平。
  四川大學社會發展與西部開發研究院教授李錦認為,近年來國家陸續出台了《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》《興邊富民行動規劃》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,民族地區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,社會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。
  “目前,中央對民族地區的扶持政策在經濟、社會發展中發揮著巨大作用。”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黨組書記、主任普日哇介紹,團結髮展是民族地區發展的戰略目標之一,最根本任務就是要把改善民生擺在最突出位置,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良好社會條件。
  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委宣傳部部長劉應枚說,針對會議提出要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,促進社會公平的要求,當前民族地區學校在依法辦學的同時,逐步形成了各自在民族文化傳承、人才培養模式、教育教學方法等方面的辦學特色,進一步提高了辦學水平。
  會議指出,要把優勢資源開發好、利用好,推動產業結構上水平,加快發展服務業,逐步把旅游業做成民族地區的支柱產業。充分考慮民族地區的特殊性,在土地使用、金融服務、資本市場建設等方面給予差別化支持。
  寧夏中衛市海原縣是革命老區和回族集聚區,民族地域文化獨具特色。海原縣文廣局副局長李進興說,近些年當地政府不斷從文化中發掘發展潛力,既豐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,也帶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,有效促進當地百姓致富。
  “加快民族地區發展,最終實現各民族共同富裕,是黨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。”新疆喀什地區澤普縣縣委副書記、縣長努爾麥麥提·如孜說,讓各族人民充分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,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,以發展的成果更加堅定各族人民熱愛偉大祖國、建設美好家園的決心和信心。
  針對下一步民族地區發展,普日哇也有自己的心得:“我們必須在推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,還要關註群眾的精神生活,堅持將‘管肚子’和‘管腦子’結合起來,並且要不斷提高自身處理民族問題的能力,化挑戰為機遇。”
  (執筆記者:孫鐵翔 參與記者:李懷岩 吳光於 趙倩 李琳海 何軍)
  (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)
  (原標題:夯實基礎促民生 突出特色謀發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j33jjrzu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